部门动态
发布时间:2018-11-06 14:10:00 来源:
  • 字号:
收藏
美了乡村富了民

颠簸不平的土路、残旧破败的村貌、结构单一的产业,落后、贫穷曾经是刻在那尼哈的标签。

"起早贪黑,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劳作,一年到头解决了温饱问题,基本上没有剩余!要是运气不好,来个病痛啥的,还得背上债。”村书记于占忱一语道出了村民们曾经的生活状况。

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,通过实施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,全面唤醒了这片沉寂又贫困的土地,那尼哈村以一种“凤凰涅槃”的勇气,一步一个脚印奋力前行,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、基础先行、产业主导的从深度贫困转向乡村振兴的脱贫致富路。

要打好脱贫攻坚战,必须先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块“短板”。2016年,驻村扶贫工作队入驻那尼哈村“大本营”后,村“三委”班子与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在一次“摸底会”上很快找准了深度致贫的结症,并对症下药达成了弥补“短板”的共识。从群众最关心的道路硬化、吃水用电改造、村容村貌建设等问题入手,他们积极跑项目、筹资金,在较短的时间内,全村路、水、电等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展开施工。

2017年10月柏油路4公里完成,2018年10月水泥路7.9公里完成。

2017年11月深水井 2个,自来水管道改造18000延长米完工。

2018年10月党群服务中心420平建设完工;

2018年10月文化活动广场2个完成;

围墙建设15000米,大门308个,排水沟4000米。

两年之间,一条条水泥道路四通八达,直通农户家庭院;白花花的自来水接进每家水池里;家家户户门口的彩绘墙熠熠生辉;文化广场上,老人小孩怡然自乐;一盏盏明晃晃的路灯,不仅照亮了村里的路,更照亮了村民的心……村民们打心眼里高兴:“现在晚上走路安全多了,原先黑灯瞎火的,在路上走就怕磕着碰着。现在好了,可以放心的串门了。我们村会越来越好,我们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!”

按照“两不愁”“三保障”的要求,借助国家危房改造政策,那尼哈村通过加大宣传力度、积极组织实施,累计完成危房改造126户,全村危房全部销号,实现了全体村民“住有所居”向“住有宜居”的转变。

告别了十几年的老房子,住进了崭新坚固的平房,朱大姐格外开心。“真没有想到,我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,共产党的政策就是好啊。”危房改造让她们一家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家,感受到了拎包入住的温暖。

围绕产业脱贫治本之策,那尼哈村大力培育发展主导产业,形成了现代农业、庭院经济、肉羊养殖等多元化发展模式。

蔬菜大棚种植示范基地,2016年11月,区政府投入50万元,包保单位投入30万物资,建成2栋暖棚,6栋冷棚。2017年贫困户分红每口人900元。

注册成立鑫达养殖专业合作社,实施肉驴、肉羊养殖项目。三星级贫困户全部加入合作社。2017年6月,区政府投入20万元建设资金,目前,肉羊存栏200头,贫困户分红每口人400元。

那尼哈村积极发展“绿色”庭院经济,拓宽农民致富的门路,帮助农民实现增收。

以往,村民是不了解“庭院经济”这个词儿的。在村民口中,无论自家的小园儿多大,都习惯叫它“一亩三分地”。“就房前屋后那一亩三分地能干啥啊?种点时令蔬菜自家吃呗。”没成想,这“一亩三分地”和扶贫、增收挂上钩,还真种出了花儿、结出了果儿。

在贫困户孟凡文家他捧着一把谷子,脸上充满笑容:“看这谷子多好,订单销售,不愁出路,还有企业免费提供有机肥,政府还给补助,干挣钱。”2016年孟凡文被识别为三星级贫困户。受益于扶贫政策, 2017年通过“庭院经济”的带动,小园儿增加收入2000元。

据悉,那尼哈村共有庭院12.5万亩,2016年至2017年全村庭院种植订单有机小米9万亩,其中2017年38户贫困户参加种植,2018年17户三星级贫困户参加种植。庭院经济的发展,给贫困户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,增强了贫困户的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那尼哈村紧紧围绕聚精会神抓党建,一心一意促脱贫的工作思路,多措并举,决战脱贫。坚持把脱贫攻坚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,着力让基层党组织政治上强起来、服务上优起来,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。加强村部建设,夯实堡垒基础,新建420平党群服务中心,内设有学习讲堂、农民书屋,利用该场所,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,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。同时,村党员干部、驻村工作队组成宣讲团,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以身作则并深入到群众家中,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,宣传党的政策,提高群众知晓率,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,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,共同凝聚脱贫攻坚之力。

过去的那尼哈村落后而贫穷,如今的那尼哈村美丽而宜居,未来的那尼哈村将繁荣而富裕。(王爽)